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我热爱的家园

    信息发布者:陈吉元
    2017-06-24 20:15:52   转载

    走进双塔

    去双塔路过布隆吉尔草原,向北看,一片碧波连天,那重重叠叠的山绕水而行,锁一湖清水于山涧,这便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灌溉水库之一——双塔湖。一条从青铜时代就流淌至今的河水,从祁连雪山出发,游出昌马峡后甩头向西,穿越戈壁和绿洲,潺潺不息,汇聚在这里,浇灌着瓜州肥沃的土地,养育繁衍在这里的人们。南望则是连绵不断的田野,被排排杨树分割成一档一档的条田里,那一丛丛高低起伏的枸杞树相连,宛如绿色的海洋里镶嵌着红色的珍珠。风情万种的枸杞树,像一群身姿曼妙的少女,在微风和阳光下轻舞,这就是双塔连绵几千亩的枸杞种植基地。

    看到枸杞,就想起叶光彩的《红宝中宁枸杞》诗:“天生丽质胜朝霞,浪迹寰宇遍天涯;海外知音如相问,清水河畔是侬家。”诗意自然勾起乡情,令人回想起久远的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帮父亲打一桶井水,帮母亲生一灶柴火,看着姐姐们切一盘生脆的萝卜,焯一盘恢恢草或者苦苦菜,浇点醋,撒点盐……那是一种多么惬意而又很接地气的日子啊。

    我来到枸杞树下,摘几颗红艳艳的枸杞果放进嘴里,汁浓充盈,一股渴望已久的甘爽,脱喉而下,甜透心扉。沉醉在这果实累累的田野中,自然使我想到,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大草滩。没有河水滋润的荒滩,碱土上生长着稀稀疏疏的冰草,如同一个古稀之人的脑袋,印证着斗转星移和岁月的沧桑。

    双塔因唐建玉门关留有双塔、清雍正六年(1728)重修置双塔堡始有其名。记得高中刚毕业的时候,瓜州大量安置移民,先是“两西”建设,“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建成了占全县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腰站子移民乡。紧接着又是疏勒河项目移民工程,安置甘肃中南部地区临夏、和政、礼县、永靖、积石山、东乡、岷县、宕昌、武都、临潭、舟曲11个县的贫困农民,才使这里得以充分的开发利用。于是就有了在这了无人烟的土地上的车来车往,有了拓荒的机耕,建农田、修渠道,兴建村庄而炊烟缭绕。

    这些年过去了,看到绿树成荫的田野,自然就会想起当年的肃杀。那时这里还没有村庄,是散养人的牧场。暑假里,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吆着羊群、牛群、马群来这里放牧,尾随在畜群们的后面,那四蹄踩踏升腾起来的碱土,伴着呼吸飞入嘴中,一股淡淡的咸涩。来这儿放牧的人,放一天牧,就得闻一天牲畜的味道,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蹄踏尘飞中变成白头翁,每到夕阳西下,土雀雀的戳在荒滩里的畜棚前……没想到许多年后,就是这片广袤荒芜的土地,敞开自己的胸膛,迎来了新的主人。

    他们初来这里时,住在张风漏气的帐篷里,嚼着蹭牙的饭菜,数着耀眼的星星,精打细算着未来的希望。那情景,就像古城村的杜会明所说:“初到这里的时候风沙很大,瞇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没过脚脖子的碱土灌满了鞋。地上树无一棵,太阳又大又晒,后面有些人实在受不了就又回了老家。老家虽穷,但气候没这么恶劣。哪像这个鬼地方,不仅碱大种不出庄稼,连水都缺,让人实在呆不下去!”他短短的几句话就使我想起,那时在石子拌土的路上,骑着自行车在这儿工作的日子。是啊,无论何时,土地是人类最可靠的温床,水则是土地不可或缺的营养。只因为了水,国家才新建疏勒河项目,花巨资而济苍生。

    “既然这里不是人呆的地方,你咋没有回老家?”我调侃他。他说:“我想既然来了,哪有再走的道理?我就不信什么都种不出来!既然政府同意我们移到这儿,就一定有它的道理!我来时心中就暗下决心:不但要在这里安家住下来,还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他话是这样说,其实从他们移来后,“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就是我们这些乡干部天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围着这简简单单的九个字,早起晚睡的忙活着。记得第一天入户,和他们沟通,乡音的差异,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些啥,我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也让他们满脸的疑惑,不得不用手势比划。我当时就想,连彼此之间的交流都这么费力气,那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上的差异,真要把外乡人变成本地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是那段日子,不知有多少人都洒下汗水又吞咽泪水。

    今天站在地头,看着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的摘果人,在她们的歌声中,那一双双巧手在翠绿的枝叶间轻轻翻飞,红果果就像雨点样纷纷落进她们的桶子里。“枸杞园中歌声扬,巧手轻灵采粒忙。玛瑙珍珠成串下,庄稼不负茨乡情。”歌声落,桶也满,她们一转身,树丛外面的晒场上就铺满了一地的殷红。蚕豆大的红果果,舒展在晒网里,晒网错落重叠,远看如红玛瑙织成的锦,喜庆的扎眼。

    我不由得惊叹,枸杞果熟大地红啊!正是这红果果让他们在这里扎下了根。有了土地有了水,再有了适合生长还能获得丰收的物类种植,幸福也就会从他们勤劳的十指间成长起来!

    哪像他们刚从老家来到这儿时,面对的是陌生而又恶劣的生态环境,“居住难、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购物难、灌溉难、土地改良难、增收难”等问题非常突出。我们共同面对水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板结严重,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等一系列困难,怀揣的希望是多么的沉重。如何能使远乡至此的移民安心扎根生活在这里,过上富裕的日子,成了各级部门和干部心中的重中之重。探索一条适合移民稳步增收的路子,是咱们共同的愿望。可在当时,这贫瘠的处女地,连小麦这样最传统最适合生长的填腹之禾,也没有一块地是满苗的,致富的路径又在哪里?

    一时间为了生计,青壮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以应付眼前的日子。有时候,一两户要是卷起铺盖回老家,我们就苦口婆心的劝说,甚至抓住铺盖不松手。可谁都会想,既然是农民,就应该守望土地,他们既然把根扎在这里,魂也就植入这里的土地,让他们从耕地里掘金,才是我们和他们共同的愿望。

    “偶然一个机会出去,碰到一个朋友,听说他在种植枸杞,经济效益不错。他说枸杞耐寒耐旱,且喜欢碱性砂质土壤,我觉得和咱们这地方的条件差不多。回到家里就和左邻右舍的几个人商量,大家决定豁出来试一把!就尝试性的买了苗子,栽植后时间不长,嫩绿的牙胚从树干上一个个冒了出来,大家满心欢喜,流出了幸福和希望的眼泪。没想到枸杞种种的特质与双塔这片看似无法发展经济作物的土地不谋而和。这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起初我们也怕颗粒无收,都是种植一两亩。再说枸杞投资高,当年的效益又不明显。没想到务习三年后,真迎来了盛产期,树枝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好似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看的咱们心里美滋滋的!”杜会明回忆起他最初种植枸杞的情景。

    好几年前,就是像杜会明这样的人开始试种枸杞。乡上也顺势引导,随着试种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便逐渐形成了以种植枸杞为增收脱贫的致富路子。于是,县上和乡上都制定出一系列的扶持措施,把发展枸杞当做移民稳定持续增收、扶贫脱贫的主攻方向。近些年,通过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创建“枸杞之乡”。让枸杞产业的发展逐渐趋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铺筑跨越式增收致富发展的路子,一年一年扩大种植面积,一条路走到今天,才有了这枸杞熟了红满天的成果。那些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力,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又都纷纷回到土地上,开始种植枸杞。枸杞让移民对未来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挂满枝头的红果果,承载希望的金蛋蛋!”月牙墩村的张元录这句实实在在的话,道出了移民脱贫的信心,也道出精准扶贫的艰辛。

    好几年过去了,双塔人就是靠种植枸杞,日子有了变化,枸杞不仅种在了地里,也种在了他们的心里,每年枸杞成熟的季节,在各种植区,屋顶、路边处处晾晒着刚刚采摘下来的枸杞,到处回荡着农民喜悦的笑声……一个个火红的枸杞果,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承载着移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如今的村庄,一溜儿的街道,当中是油光发亮的柏油路,两边是又直又平的人行道。方方正正的彩砖砌着各色图案,三米一个树穴,栽植着风景树,树穴里种植的各色花朵,竞相斗艳。白色的墙面镶嵌着朱色的大门,门两边是溜圆的柱子,好不气派。门楼上的琉璃瓦,麒麟高昂。门两旁的瓷砖,狮子劲霸。家家户户一样的模式。远远看去,墙头上的瓦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种脸对着脸、土地土墙、还有空心砖修建的低矮的房屋不见了。屋顶上都架起了太阳能,有些门口还停放着小轿车。日子也过的像火红的枸杞一样,红红火火!

    “比屋葡萄容客饱,上田婴奥任儿吃。”如今,在双塔乡这样的枸杞“高效田”家家户户少说也有十来亩。去年双塔乡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七千多元,其中接近三成是来自枸杞产业,这也使得更多人转变了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枸杞产业。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全乡建档立卡的1446户贫困户,占到全县四分之一的贫困人口。面对如此艰巨的扶贫任务,乡党委、政府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确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要求干部利用六个月时间,每人包抓三十户贫困户,每天入户五小时,确保实现“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帮扶措施到户到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贫困乡村脱贫摘帽、扶贫成效群众满意、高标准通过省市县验收”的总目标。

    通过不断靠实各级帮扶干部的主体责任,形成了“点对点、人盯人、一对一”的精准帮扶机制,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全覆盖帮扶的目标。全乡新植枸杞一万四千多亩,新建千亩连片示范点二个,枸杞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六成以上,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小康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记得乡党委书记许铎在精准扶贫动员会上说:“就是全乡干部吃屎喝尿,也要完成脱贫任务,绝不拖全县整体脱贫的后腿”。就是这种决心,使今年精准扶贫到户政策申请申报工作全面完成。

    站在乱山子高高的山峰上眺望,这个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曾是西北的一个军事政治、文化重镇的地方,两千年后,重又彰显出新的辉煌。那条玄奘当年取经夜渡的葫芦河,依然徜徉着她的身姿,仿佛在静静的倾听着的风的诉说——这镶嵌着红色珍珠的绿色海洋,这红玛瑙织成的喜庆的锦,难道不是春风又绿玉门关的绝唱?




    作者

          

        王景普,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副高级曲艺创作艺术师。发表作品百余篇,获得各种创作奖励三十多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